企业成本管理包括哪些?

   日期:2020-02-06     来源:聚焦股市集锦    浏览:73    评论:0    
核心提示: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因此,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应扩展到产品设计、工艺安排、设

    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因此,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生产耗费活动,应扩展到产品设计、工艺安排、设备利用、原材料采购、人力分配等产品生产、技术、销售、储备和经营等各个领域。参与成本管理的人员也不能仅仅是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应包括各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并要发动广大职工群众,调整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关于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技巧,对国内企业成本管理的启示和建议方面:李老师认为有以下几点:

  1、建立成本控制思路。

   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企业在成本控制运作成本管理前,应当建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思路。因为国际形式在变、国家政策在变、市场需求在变、企业的供应量在变,这就需求企业管理者应当建立适应变化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形成新的管理思路。在成本控制方面,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形成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观念,树立全员、全系统、全方位的三全成本控制理念,加强产品成本信息和价值链的管理,提高企业创新精神,但对影响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方面的成本不可盲目去控制。

    2、更新成本管理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成本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片面地降低成本水平,强调节约和节省上。对成本的狭隘理解,使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落后,甚至失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成本管理,无论是作业成本法还是成本企划,其运用的都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成本战略管理观念,从使用的具体方法到参与的人员,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如果仍然停留在陈旧的成本管理观念上,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不会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的。

   3、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能运行如此复杂的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与它们先进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组织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如在成本企划中,成本降低方案是--个全员参加的过程,不论是第--线的生产人员还是专职成本分析人员,都对企业的技术特点、生产流程有清楚的认识,并有责任参与、配合,而不单单是成本核算人员的事。这就对人员素质和协作的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结合实际,切忌生搬硬套。

    日美的成本管理模式差别如此之大,不是偶然,与其各自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的差别有密切关系。日本企业的工作方式强调合作、信任,其组织方式以横向合作为主,不同于美国的纵向控制,有严格的上下级之分,这就是日本企业采用更强调合作、协调的成本企划,而不照搬作业成本法的原因。李绘芳老师建议中国企业在借鉴外来先进成本管理经验时,也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

     5、提高创新精神,塑造成本管理文化。

    提高企业创新精神,将企业成本管理文化塑造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创新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同时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途径和方法,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认识和执行力。还要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奖惩力度,形成成本分析体系,不断改进和提高。


     6、降低成本还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

    企业降低成本还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人力资源管理要激发人的能动性,要对人的从业观念及工作技能进行培养。不能完全依靠外界的培训,要以本企业的培育为主,以外部专业公司的指导为辅,才能持久地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工作能力、各种技能,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才能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能够确保充足、持续的发展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同时就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有了竞争能力就能确保高薪用人。

   注意事项

   总之,成本管理是组织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一个组织要搞好成本管理,应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应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和推动,落实好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并动员、教育和激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成本管理活动是整个一个大循环,并通过持续改进以改善成本管理、减少或杜绝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再进行成本管理活动的另一个大循环。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重视成本管理!做好成本管理!

 
打赏
分享到:
 
更多>同类铸友头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铸友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帮助
服务热线
18825729667
15362075086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