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 ;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
我国铸造行业劳动密集,整体技术水平及装备落后,铸件质量低,材料、能源消耗高,劳动条件恶劣,污染严重。
近几年,国家对环境和能耗尤为关注,铸造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作为一种现代铸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组织、管理和运行新模式,绿色铸造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和推行。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具有许多传统设备所没有的优点,在铸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采用先进适用的铸造新技术,提高铸造装备自动化,特别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铸造企业实施绿色铸造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我国是个铸造大国,工业机器人必将在铸造领域大展身手。
在铸造生产中,工业机器人除了能够代替人在高温、污染和危险环境中工作外,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精度和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并可获得灵活且持久高速的生产流程。工业机器人的项目应用,已覆盖压铸、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及砂型铸造等各个领域,主要涉及制芯、造型、清理、机加工、检验、表面处理、转运及码垛等工序中。
高温、灰尘、腐蚀性介质:在铸造和锻造工业中作业对人员来说具有一定危险性。而工业机器人在此却可将生产力发挥到极致且实现连续使用。拥有耐酸碱、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防护表面,可长期满足防护等级 IP65/67 的要求。
从精细的轻金属部件到大型钢零件:在铸造和锻造工业的自动化流程中,工业机器人在从砂型铸件、压铸件、冷硬铸件到很难搬运的模具和成品件的各个方面都能一手包办。
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而且在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在很多危险、容易出现职业病或是工伤的工作环境中,工业机器人都可以确保企业安全的生产。现在不只有大型的企业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现在很多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可以用作小批量的生产,灵活性也是越来越高。